廖树蘅:著名楹联家、宁乡玉潭书院山长

 2023-07-13

廖树蘅:著名楹联家、宁乡玉潭书院山长


原文标题:《沩楚楹联》发刊词

作者:宁乡市楹联学会

原载:沩楚楹联2023-07-12微信公众号

原刊:《沩楚楹联》第1期


  楹联,俗称对联。一般认为最早起源于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的一副迎春桃符“新年纳余庆;嘉节号长春″。历经宋、元、明,至清代时楹联已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文学体裁,与诗、词、曲、辞赋一起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宝库。其间,对联大家层出不穷,清人梁章钜、胡林翼、左宗棠、曾国藩、彭玉麟、王闿运、吴恭亨等人联作脍炙人口,誉满华夏。宁乡前贤中亦不乏楹联大家,近代汪炳璈、岳障东、程颂万、廖树蘅、刘宗向、隆观易等有不少嘉作传世,虽岁月已逝百年,但仍有不少对联作品或刻挂于风景名胜,或流传于市井街巷。当代胡静怡、熊东遨、徐拂荣、黄建中、刘与权等大作纷纭,享誉省内外联坛。

  楹联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学体裁,广泛被应用于厅堂、亭、台、楼、阁、寺庙、牌坊、宗祠、会场、考场等公众场所,在迎春、婚丧、寿庆、乔迁等场合更是必不可缺。地因文而名,云南滇池大观楼,因孙髯翁一副长联而名扬海内。岳麓书院因有“惟楚有材,于斯为盛”一联而妇孺皆知。一副好的楹联,往往能使一亭一阁因之而声名鹊起,使一山一水因之而享誉八方。

  “邈远灵峰留正脉;澄渟秋水起双龙”。为了能更好地传承楹联优秀传统文化,培养更多的楹联人才,提高大众对楹联的爱好和鉴赏水平,宁乡市楹联学会将在公众号《沩楚楹联》中陆续推出市内、省内、国内楹联名家个人及其作品介绍、赏析,推出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,以及宁乡市楹联学会工作动态等等方面的内容,期待您的关注!

一一编者

廖树蘅:苍龙犹是种时松

本期推介:——楹联名家廖树蘅

  廖树蘅(1839-1923年):本名灿昂,字荪畡,一字笙陔,长沙宁乡横田人。少时先后求学于宁乡玉潭书院、长沙城南书院和岳麓书院。同治二年(1863)考中秀才,然久未中举。光绪二年(1876)受陈宝箴之请,司笺牍之务,并教授陈氏次子三畏。光绪九年受甘州提督周达武之聘,远赴西北,眼界大开。光绪十八年出任宁乡玉潭书院山长。光绪二十一年,陈宝箴又邀入矿务总局襄事,并于次年被任命为水口山矿务总办。光绪二十九年,调任湖南省矿务总局提调,旋升总办。树蘅投身矿务十六年,仅水口山一矿即为湖南赢利六百多万两白银,为湖南富强之基,清政府特赐二等商勋、加三品衔,并授荣禄大夫。辛亥革命后,退居衡田老屋,避谈世事。一生著述甚丰,已刊行者有《珠泉草庐文录》二卷、《珠泉草庐诗钞》四卷、《珠泉草庐诗后集》二卷、《茭源银场录》二卷、《武军纪略》二卷、《联语摭馀》一卷、《祠志续编》三卷,未刊者有《读史录》二卷、《文后集》二集、《杂著》一卷、《书牍》三十卷、《笔记》二十二卷、《骈文》一卷、《岳麓诗钞》一卷、《自订年谱》二卷、《衡田随笔》数卷、《珠泉草庐日记》若干卷。


题宁乡县治城骆公祠旁诗社联

拓地数弓,连楹有丞相祠堂,一般隔叶黄鹂,映阶碧草;

谈天半日,相与论乡关烟景,最好楼台晓色,飞凤朝阳。

  【注】此联作于廖氏还乡不久,骆公祠即祀骆秉章祠,骆公为湘军大将,曾任四川总督,歼太平天国石达开部于四川大渡河,治蜀政治清明,川人比之于诸葛亮,骆氏去世后在湘蜀等地建有祠庙,联中“丞相祠堂”即缘于此。上联“隔叶黄鹂,映阶碧草”,出自杜甫《蜀相》,烘托诗社环境之优雅,此处之人杰。下联“楼台晓色”“飞凤名流”均为宁乡旧“十景”之一。


题益阳县馆联

清可濯缨,歌传孺子;

厅容旋马,业绍肥乡。

  【注】濯缨::即洗涤帽缨。语本《孟子•离娄上》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”。绍:继承持续之意。


题宁乡县五都土桥庙联

能御大灾,能捍大患,则祀之;
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


题甘州提督署一园桥亭联

胭脂在北,祁连在南,四郡襟喉归揽结;

旅宿非舟,陆居非屋,三山楼阁浸虚无。

  【注】胭脂:山名,又作燕支,在今甘肃省境内。虚无:即虚无之境,此处指天空。司马相如《大人赋》云:“乘虚无而上遐矣,超无有而独存”。上联写边塞地理之险要,下联写桥亭之清幽,亦远亦近,亦张亦驰,脉络分明。


题一园蔬香亭联

细雨土膏香,入筯新添庾郎韭;

长鑱白木柄,得闲来种故侯瓜。

  【注】细雨、土膏:出自明代张暄“细雨酿花气,凄风屯土膏”。筋:即筷子。庾郎韭:典出陆游“庾郎三韭不妨饱,晏子一裘何恨贫”。故候瓜:即东陵瓜,语出《史记•萧相国世家》“邵平者,故秦东陵候。秦破,为布衣,贫,种瓜于长安城东,瓜美,故世俗谓之‘东陵瓜’,从召平以为名也”。东陵瓜亦称故候瓜,常用为失意隐居之典。


题一园披香榭联

轻阴如梦罨轩墀,也如汉殿香新,苜蓿葡萄交翠气;

久旅忘家感时节,苦忆江南春早,绿槐红杏绕鞭丝。


题一园石假山亭联

瘦石攓颓云,是湖上笠翁写意;

高台临广术,缅当年帝子分茅。

  【注】攓:读qǔ,拔取的意思。笠翁:即李渔,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。“弟子分茅”,出自元代诗人王祎《长安杂诗》,“云是元弟子,分茅镇此疆”。


题甘州提督署毅武营门联

雄剑倚层云,貔貅夜啸天山月;

大旗招落日,鼓角霜严敕勒秋。

  【注】貔貅:古书上记载的猛兽,后比喻为勇猛的军队。


题水口山矿局门联

惟精诚所感,能开金石;

兴山泽之利,以致富强。


题松柏临湘楼联

十里接银场,前代茭源曾置监;

层楼压湘水,过江山色入凭栏。

  【注】茭源:地名,在今衡阳常宁市。


题常宁松柏镇紫宸宫联

作室不丰不俭,曾经示现梦中,卌二字题榜无讹,彼法谓之轮回,吾徒归之造化;

卷帘湘雨湘烟,依旧收回眼底,百八杵霜钟警寤,了却一重公案,添来一段奇缘。


题衡阳长沙会馆戏台联

潇湘门外柳枝多,听玉笛飞声,乡思暗牵橘浦;

烟雨池边鸿影度,忽苍龙入破,江风吹下潭州。

  【注】入破:唐宋大曲的专用语,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,归入散序、中序、破三大段。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。白居易《卧听结曲霓裳》诗“朦胧闲梦初成后,宛转柔声入破时”。


自题梽木山住宅联

梽木映山红间白;

鸡菱踏水绿和青。


挽周达武联

葛武乡绥服西南夷,濡管我曾胪战绩;

陈破胡困于刀笔吏,上书谁为讼忠勤。

  【注】葛武乡:即诸葛亮。陈破胡:即西汉大将陈汤。陈汤曾大败匈奴郅支单于,其死后追谥为破胡壮侯。


题衡州清泉学署大堂联

此间亦号西湖,十里烟波千柳树;

遗构犹邻茂叔,一庭芳草万荷花。

  【注】茂叔:即北宋理学家周敦頣。


题衡州莲湖书院联

蒸湘二水之间,于斯容与;

零陵三亭而外,有此高明。

孔思周情,吾道实先北学;

雨奇晴好,人间又有西湖。


题黎家坡湘矿总局门联

凭他好手仇唐,岳雪湘烟难着笔;

到此兴思屈贾,碧波香草最销魂。


题长沙天心阁联

胜日此登临,看橘洲烟雨、灵麓晴岚,万古湖南叹清绝;

高吟动星斗,有桂栋鑱云、芳苕总翠,九歌江上续离骚。

  【注】九歌:楚辞名篇。战国楚人屈原据楚地祭祀乐歌改作而成,分《湘君》《山鬼》等十一篇。


挽张祖同联

四海一子由,荆树飘零,听雨湘楼虚旧约;

众中识鬷蔑,笛声呜咽,题襟江馆感当年。

  【注】子由:即苏澈。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鬷蔑:字然明,春秋时郑国大夫,智者。


挽朱昌琳联

俭不逼下,富而能施,卜庶长损己益公,天与大年丰美报;

当扆知名,群侯倒屣,陶徵士隐居行义,我于乡国重斯人。


挽王先谦联

皭然湖外遗民,抱蓉裳琼珮守意自如,蕉萃江潭无所恨;

允矣中朝硕学,与湘绮曲园画疆而霸,垂声宙合各名家。

  【注】蕉萃:同憔悴。形貌枯槁貌。


挽张之洞联

权臣不可有,重臣不可无,嵩构云颓,四海苍生念元老;

办事资乎材,晓事资乎识,宏规具在,千秋青史有公评。


挽洪汝源联

江山新数革除年,家国多虞,知君有棘在喉,满眼新亭名士泪;

乡井故人今有几,应刘并逝,剩我积怀成痗,伤心旧社酒徒稀。

  【注】洪汝源:宁乡人,为廖氏知交,清末翰林,后保送蜀中知府,辛亥后还乡曾任宁乡县议长、云山书院院长等职。新亭:故址在南京,三国时吴筑,东晋时为士人游宴之所,后废。西晋末年,中原大乱,北方士大夫纷纷南迁,常聚于新亭对泣。应刘:即建安七子中应玚、刘桢。此处代指故旧。上联言家国之痛,如梗在喉。下联言旧社萧条,故人零落,伤怀无限。


挽汪凤池联

卧护吏民,汲淮阳一生少戆;

日斜庚子,贾长沙万古同悲。

  【注】汲淮阳:即汲黯。西汉名匠,被汉武帝称为“社稷之臣”,曾任淮阳太守。戆:鲁莽的意思。


挽王世琪联

门巷认乌衣,君原上国名卿,宁知沧海横流,华表遽归缑岭鹤;

当途骇龙战,我是故山顽秃,见说湘累气尽,商歌赓续洞庭秋。

  【注】湘累:屈原投湘江自绝,故称为“湘累”。商歌:悲凉的歌,商声凄凉悲切,故称。


挽易佩绅联

嘉祐文章出一家,教轼辙早成名,人间再见苏明允;

使者旬宣周数省,借神仙为退步,匡庐又有识山楼。

  【注】苏明允:即苏洵,北宋文学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识山庐:南宋状元易祓山居,位于今宁乡市巷子口镇。


挽王之春联

七万里乞援强邻,和议书成,吾谋勿用;

数十年讲求专对,谈瀛录在,公去谁来。


挽陈启泰联

梅花心似石,姜桂老逾辛,直道事人,卓有元龙湖海气;

蚁穴溃金堤,高门来鬼瞰,谤书盈箧,竟乱苏州刺史肠。

  【注】元龙:道教专用名词,犹元阳,道教对“得道”的别称。″湖海气″,即豪侠之气。语出《三国志•魏志•陈登传》:“陈元龙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”。""苏州刺史肠",典出刘禹锡《赠李司空妓》:“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苏州刺史肠”。


挽张百熙联

悦道开北学之先,千古文明推楚产;

尽瘁为天心所鉴,九重褒赠备荣哀。


挽王闿运联

岁星游戏人间,诡时不逢,先生有道;

书卷长留天地,斯文将丧,后死胡依。

挽岑春煦联

太守一门三督抚,有猷有为,看麟阁图形,两世勋名震华夏;

独拥五花驄久在,难兄难弟,忽雁行折翼,八方风雨黯中州。


挽席汇湘联

贾谊无年,万古长沙多恨事;

桓宽论政,一篇盐铁有成书。


挽龙湛霖联

曾叨前席侍寅清,数先帝旧臣,脱屣江湖馀白发;

忽敛精神入箕尾,剩词林香茗,连牀书卷冷丹铅。


挽成克襄联

平生以山斋九溪见推,奖励却逾恒,我惭后死;

论学与白沙阳明异趣,始终不变塞,只有先生。

  【注】白沙:为陈献章字。阳明:即王阳明。山斋:即南宋宁乡状元易祓。九溪:即宁乡清代大儒王文清。


题大雾寺联

剩一堆雾里烟螺,先世有遗传,曾赖云关免山越;

耕几棱废藩旧町,秋塍纂嘉谷,炊成香饭供如来。

  【注】町:田间小路。秋塍:即秋亩、秋田。


自题“梦松仙馆”联

青嶂会为身后冢;

苍龙犹是种时松。


挽黄忠浩之母联

不遑将母,玉节频移,叹游子归来,一寸春晖双血泪;

急景凋年,金蘐遽老,看骖鸾仙去,弥天冰霰万梅花。


挽萍乡喻庶三之母联

食苦教良子成名,州壤清风压芹苋;

挂席泝渌江归葬,汀洲接伴有湘君。

  【注】泝:(sù)同溯义。


230713廖树蘅:著名楹联家、宁乡玉潭书院山长.cdr_0001.JPG

  附:照片说明

  湖南省档案馆保存的这张照片摄于1910年3月18日,为王闿运、曾广钧、周印昆、廖树蘅、王莘田、黄诚斋、龙璋、胡少潜、谢重斋、梁焕奎、胡元倓、杨度、杨钧、谭延闿等湖南名人合影于郭家花园,从照片上图景可知,园内池塘由水榭桥廊所贯通,桥为单孔砖墩木桥,花格木栏,桥两端为八角攒顶凉亭,桥后树木扶疏,殿宇钩连,略见园林之规模。正值早春二月,春意阑珊之时,政局也动荡不安。身着长袍马褂的湘绅们一字排开立于桥上,个个神态凝重。应该是都知道剧变的时刻即将到来,但会变成什么样子,谁心里也没底。

  民国初年,郭家花园曾遭破坏,后于1938年文夕大火中毁损殆尽(此段图文资料均源自《老照片中的长沙》)。